2017年6月学习资料:《石林县幼儿园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现状—以独生子女家庭为例》
《多种方式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研究》
课题学习资料
书目(题目) |
作者 |
形式 |
石林县幼儿园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现状 —以独生子女家庭为例 |
李凤姣 |
论文 |
摘 录: 幼儿自理能力是指幼儿不依靠他人,独立完成涉及自己的活动的能力,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动作发展能力、适应能力、语言发展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等内容。是个体走向独立的第一步,是个体生存、适应社会生活所必备的最基本的技能。 调查显示,独生幼儿的适应能力、动作发展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及非独生幼儿。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幼儿动作发展具有阶段性,小班幼儿年龄小,身体各种机能发展不完善;另一方面是独生幼儿的父母对幼儿溺爱和娇惯,缺乏对幼儿自理能力的教育,使幼儿缺乏锻炼机会,自理能力得不到提高。 此外,调查显示出独生幼儿语言发展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学习能力不及非独生幼儿。独生幼儿注意听别人讲话并做出回应占36.7%,能口齿清楚地说儿歌、童谣占70%,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要占43.3%,在成人提醒下会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占63.3%;能做到不争抢、不独霸玩具占23.3%,帮忙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占43.3%,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占63.3%,在成人提醒下做到不打扰别人占40%;对一件事保持专注占46.7%,能感知物体的空间位置与方位占30%,能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占43.3%。而 在非独生幼儿中,这些指标远高于独生幼儿。分析其原因,一是幼儿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二是由于独生幼儿的特殊性,独生幼儿多以自我为中心,而独生幼儿的父母包办太多,幼儿缺乏自主锻炼的空间。
|
||
心得体会: 通过阅读,不难发现独生与非独生幼儿的差异,为了减少这种差异,我认为首先应该加强父母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先要树立正确培养独生幼儿自理能力的教育观念。独生幼儿的父母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要充分认识到幼儿是自我发展的主人,幼儿自理能力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父母只是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支持者和帮助者。父母要为幼儿成长创造一个有锻炼机会的环境,不怀疑幼儿的能力,鼓励幼儿做自己能力范围的事,让幼儿在探索中培养其自理能力。第二是实行科学可行的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方法。培养独生幼儿的自理能力,关键要有科学可行的培养方法。父母可以在游戏环境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将练习自理能力的材料隐含在操作材料中,利用这些色彩鲜艳、形象逼真的材料吸引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在游戏中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生活处处是教育,父母要学会抓住教育时机。 当然,除了家庭,教师对幼儿的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加强父母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注重教师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创设有益于幼儿自理能力发展的环境,培养幼儿自理意识。幼儿园的环境会影响幼儿的行为,一方面,教师可以创设支持性环境,提供幼儿自理的机会。在生活中,只要没有危险就可以放手让幼儿去实践,增加幼儿锻炼自理能力的机会,培养幼儿自理意识;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尊重和理解幼儿的需要。巧用游戏也能有效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游戏由于它独有的特点而成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又适合其发展水平的幼儿阶段的主导活动,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戏活动是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在 游戏中可以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去锻炼,从而提高自理能力。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离不开家园合作,教师要向家长介绍自理能力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介绍幼儿自理能力的范围及培养方法,加强家长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全面了解,也可以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自理能力培养的情况,并把幼儿在幼儿园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园工作。首先,要共同为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创设一个优良的环境。其次,要向教师详细介绍幼儿在家自理能力培养的情况,多和教师交流,而且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时要与幼儿园一致,不能在家里放松对幼儿的教育。
|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